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动态 > 县市区 >

【醴陵市】坚持“三力”并举 推进共青团生存资源社会化

发布时间:2023-03-28  编辑:gqt

一、探索背景

长期以来,“人员从哪找、资源从哪来、经费从哪出”常常是困扰基层团组织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突破“有热情没资源、有队伍没项目、有想法没办法”的问题限制,是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落地见效的关键问题。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以来,共青团醴陵市委跳出“就团论团”固有模式,主动向党委争取支持、与部门凝聚合力、向社会筹集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坚持“三力”并举,走出了共青团生存资源社会化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增定力,强化“改革硬支撑”。
坚持从固本开源出发,积极争取党政资源“站台撑腰”,为改革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把准机制“定盘星”,第一时间成立全市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委领导专题批示7次,先后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4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的领导格局。二是筑牢经费“压舱石”,将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优先保障青年工作经费,追加共青团改革试点专项工作经费25万元。三是用好督导“指挥棒”,联合组建4个督导小组,深入开展分类督查、分级指导,分片联系镇村开展调研指导16次,确保督查有力、指导到位。

(二)多元协同聚合力,共谱“改革协奏曲”。
坚持精准滴灌、久久为功,着力打破“就团论团”思维定式,多方凝聚改革合力。一是打造群团共建“同心圆”,坚持“党委引领,群团共建”,推动工青妇组织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整合,加强合作联动、深化协同发展、打造共同品牌,解决大型活动缺经费难题,活动辐射面更广、影响力更大。聚焦醴陵市决战决胜“千亿时代”发展目标,开展工青妇“决战决胜千亿时代 共建共享有你有我”主题活动7场。二是建立青年社会组织“朋友圈”,推动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与共青团密切协同、深度融合,推动成立青年社会组织团工委,培育孵化8家共青团主管的青年社会组织,辐射覆盖青年志愿者3800余名,实现思想共育、活动共办、项目共通、资源共享、人才共用、阵地共建,真正为共青团所用。三是构筑基层治理“共治网”,深入推进“社区青春行动”,创新思路将基层团建工作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选派60余名基层团干部和青年志愿者下沉社区融入“网格”,打造马放塘“青春社区”示范点,累计组织全市青年志愿者深入网格开展便民服务、疫情防控、夜巡夜访等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

(三)整合资源强实力,打好“改革组合拳”。
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联系优势,撬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共青团工作,初步形成“有阵地依托、有项目支持、有资源保障”的工作格局。一是夯实阵地建设,全域布局建设“青年之家”建设,通过“直营”“联建”“挂牌”等模式建立“青年之家”34个,其中分类建设电商青年、社会组织、创业青年等5个“青年之家”特色门店,累计开展活动达1300余场。二是打造团青品牌,着力打造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团属品牌项目,近年来举办五届“创新创业大赛”、两届“我是青年演说家大赛”、16场“新青恋青年人才交流”等品牌活动,承办瓷博会、花炮博览会等七次大型展会志愿服务,线上线下服务人数达280余万人次。三是加大资金筹集,建立“青春公益伙伴圈”,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益基金会、爱心企业、青年志愿者等资源“链接”到共青团,吸纳伙伴单位34家,形成了伙伴单位“带资源入场”组织开展活动的良性循环,为共青团项目注入源头活水。

三、改革成效

改革试点以来,通过推进共青团生存资源社会化,共青团醴陵市委通过进一步优化筹措社会资源路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2年,通过希望工程一元捐、慈善基金会、公益众筹、爱心捐赠等方式,共青团和各团属青年社会组织累计募集各界社会爱心物资达163万元,比改革前增长276%,其中外地基金会提供爱心资助款87万元、醴陵市“逆风飞翔·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在九九公益日募集爱心善款40万元,为开展青少年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醴陵共青团党政认可度、大局贡献度、青年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获评“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连续两年获评株洲共青团工作分类定级一类单位、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醴陵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醴陵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来源:未知 作者:gqt

上一篇:【荷塘区】着力三个“坚持”,注入基层治理“青”动能

下一篇:【石峰区】儿童平安小课堂进校园

Copyright 2007-2022 Www.Zzgq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共青团株洲市委员会 湘ICP备08004129号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南路469号财经大楼17楼

邮箱:zzqnxxz@163.com电话:0731-2868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