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团市委动态 >

“好人”一直在身边

发布时间:2010-03-08  编辑:admin

【前言】
    有人说,如今金钱越来越多, “好人”越来越少;也有人说,学雷锋口号越来越响,可真正坚持的人却看不到多少;还有人说, “雷锋叔叔无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雷锋从来就没有走远,对于 “雷锋精神”,不少人、不少团体一直在身体力行。近年来,在团市委的组织发动下,涌现出以刘朝华为代表的一大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本版所报道的,只是众多 “雷锋”中的一些代表。
寻找 “好人”,如同发现美一样——世间并不缺少好人,只要你有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你身边。
 

608所志愿者敬老14载
      3月3日,李建设和团支部的几名同事抱着一大沓报纸出了门,目的地是建宁乡敬老院。这条路,虽然他并没有走几年,但是他告诉记者,同事们已经走过了14年。    没有带其他的礼物和慰问品,到了敬老院,他们便走来到了易伯伯的床前。与躺在床上的老人交流了几句后,便开始为他阅读起了新闻。整个过程相当熟悉默契,从老人脸上的表情,能够看出他的满足与开心。
      易伯伯今年60岁,由于长期瘫痪在床,情绪十分低落,刚来时不愿和别人说话,对生活也没信心。通过接触,志愿者发现易伯伯喜欢看书读报,于是就每次都收集了一些报纸杂志为老人送去,并经常陪他聊天、谈心。渐渐的,易伯伯的话匣子被志愿者的爱心和耐心打开了。如今的易伯伯变得开朗多了,谈吐之间已丝毫觉察不到他的悲观情绪。
     “也许我们一点小小的付出,就能带给这些孤独的老人莫大的快乐。”志愿者刘春华深有感触,自从来到608所后,便经常跟着团支部的同事去敬老院。他清楚地记得,2003年11月,志愿者在和老人们闲聊时,得知有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从未照过相,也很想照张相。于是志愿者们就带上相机,为这些平生未照过几张相片的老人们 “圆梦”。拍照时,老人们很激动,有的翻出压在箱底的新衣,有的对着镜子认真梳理。志愿者们搬来椅子,把行动不便的老人搀扶到院子中,给老人们留下了幸福的微笑。当他们带着洗好的照片再次去时,一个姓莫的老奶奶竟然高兴地留下了眼泪,并赶紧把相片压在玻璃板下仔细端详,将玻璃擦了又擦。
       经过细心观察,青年志愿者们深知,困扰老人最多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只有理解老人,用心去关爱他们,才能真正使老人感到温暖。就这样,从1996年开始,608所团委青年 “敬老”志愿者服务队便把志愿服务大旗插在了建宁乡敬老院,14年来,组织者变了,参与者也变了,但是青年 “敬老”志愿者服务队的活动从未间断。
·戴 凛·
 
传承“鱼片”精神
炎陵八百志愿者接过爱心大旗
         他,风华正茂、热爱生活;他,热情善良、乐于助人。他叫刘朝华,更多人愿意称呼他为“鱼片”,平凡又亲切。2008年8月17日,酷暑之下有阴霾,如花绽放的大好年华戛然而止,“鱼片”倒在了助学的爱心路上。
        从2008到2010年,“爱心大使”的故事仍在感动中国,“鱼片”精神不断传承,“刘朝华志愿者服务队”接过爱心大旗、刘朝华的妻子刘婵担任会长,800名义工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鱼片”的敬重与思念,用微笑与热情来缅怀他们心中永恒的英雄。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国家4A景区——炎帝陵。这里有‘神州第一陵’的美称……”炎帝陵、神农谷,到处都有“红领巾小导游”们的身影。他们是“刘朝华志愿者服务队”志愿导游分队的一个小分队,成员都是9—12岁的孩子,每当节假日,他们便义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讲解。
       “这里的风景让人流连,孩子们的朴实热情更让人印象深刻。”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先生感触颇深,“孩子们见到地上的垃圾纸屑都会主动清理,下次一定要带上儿子来感受、学习。”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炎陵各个敬老院从来就不是冷清寂寞的地方。志愿者中的医护工作者们主动集结,放弃周末休息,携带血压计、心电图机等医疗器械走进敬老院,义务身体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保健方案。
       “人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人最大的幸福是创造幸福。”这句“鱼片”日记里的话,早已成为了每个志愿者的座右铭,“能帮助别人、被别人需要,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我自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志愿者们的誓词到处回响,“鱼片”生前一直孜孜不倦的助学行动也被发扬光大。
        论坛、QQ群,志愿者们紧密团结、互相通信息;他们走上街头,向市民们传播助学意义;他们多次义卖,把一笔笔爱心款送到贫困学子手中;他们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布爱心动员……
       志愿导游分队、义工助学分队、森林防火分队、城镇卫生分队、医疗保健分队、远程教育分队……学习雷锋,纪念刘朝华,传承“鱼片”精神,炎陵800多志愿者在行动!
·李 卉 张兴林 申小丽/图文·
 

 
十年如一的约定
        “哥哥,我们想你。”昨日下午3时多,金龙大酒店团总支十几名青年志愿者一走进市儿童福利院的教室,15岁的国楚沙如同见到亲人一样,立即扑向团总支书记易剑,两人亲兄妹般拥抱一起。
 “小弟弟小妹妹们好,我们又看你们来了。”易剑一边同小朋友们打招呼,一边和同事将带来的布娃娃和衣服等礼物分发给30多名孤残儿童。
        “明明,你又长高了!”“国康,你越来越帅气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哥大姐和小弟小妹们相互交谈起来,教室内,其乐融融。
         这群孤残小朋友与金龙大酒店的结缘,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2000年5月,在炎帝陵神农大殿奠基及祭祖活动期间,金龙大酒店在大堂张贴了关爱孤残贫困儿童的倡议书,并设置了捐款箱,号召顾客为孤残儿童送一份温暖,献一份爱心。倡议活动得到了顾客的大力支持,短短一周时期捐款箱里就积累了500多元。
        炎陵祭祖活动结束后,马上就到了六一儿童节,金龙的团员青年想到了一块儿,“我们也给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们捐些钱吧”、“我们给他们买些玩具吧”。于是,你5元,他10元,我20元;你买文具,他买书籍,我买玩具……在2000年的“六一”节,金龙大酒店团总支及时将顾客和酒店团员青年的爱心送到了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的身边。
       从此,金龙大酒店团总支与市儿童福利院有了一个约定:每当过年过节,团员青年都去儿童福利院,慰问孤残儿童,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关爱,陪伴他们度过虽短暂但十分快乐的时光。即使是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期,他们的爱心仍然没有中断……
        三年前,这个约定又增添了新内容:每年圣诞节,请孩子们吃圣诞大餐。
       “我接过了前3任团总支书记的接力棒,在继续爱心接力。”易剑说。
        “十年来,金龙大酒店团员青年们捐助钱物累计达2万多元,他们持之以恒的爱心,让人感动。”市儿童福利院张院长说。
·文/王鸿 图/汪成·
 

 
铁窗里的白衣天使
 
这里的病房很特殊,密密麻麻的铁栏杆爬满了住院大楼的每扇窗。如果不是往来穿梭的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监狱。
    随身挂着一串钥匙,进出都要穿过三道反锁的铁门,三医院精神科女病区的雷球英护士长说,只有听到门在身后“哐当”一响,心里才踏实。
    “吃饭了没有?”雷护士长用方言与老家永州的病人聊天。“不怕,不怕,我保护你。”看到记者端起相机,白发苍苍的病人像孩子一样缩到护士长的怀里。
    “护士这项工作需要无私奉献,尤其是护理精神病人需要更多的奉献,而雷球英总是付出得特别多。”三医院团委书记说。
    上周,医院接收了一个有被害妄想症的病人,蓬头垢面、一身污垢,雷护士长带着其他护士帮她洗澡、理发。邋遢的女病人被整理干净了,可雷球英的手背上却留下了被她抓伤的血痂。
    2008年,科室里收治了一名艾滋病晚期的戒毒患者。“送

来源: 作者:

上一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积极投身 “三大战役”

下一篇:岁月风雨数十载 年年“3.5”最暖心

Copyright 2007-2022 Www.Zzgq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共青团株洲市委员会 湘ICP备08004129号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南路469号财经大楼17楼

邮箱:zzqnxxz@163.com电话:0731-28686573